週六把握秋高氣爽的好天氣出遊
雖然天氣還有點陰陰的,不過秋風吹得讓人舒服
今天早上有事,過了中午才出門走走,只剩半天不能走遠的時間
想到2個路線,1是往陽明山上跑,賞山景泡咖啡廳。2是搭一班公車就能抵達的法鼓山農禪寺,參觀知名建築水月道場之美
2選1的行程,哞選了農禪寺,這也是我們一直想來還沒機會到訪的地方
在還沒加入法鼓山團隊時,我們就在網路上看到水月道場的攝影集
質樸的建築外觀及水月池與大殿建築輝映呈現出的禪味美景讓我們印象深刻外也深植心底
在今年初成為法鼓山一員後,一定要來一此朝聖的
無緣能與聖嚴師父見上一面,也想來這裡感受一下師父身前在此創立法鼓山的精神
在大業路一站牌下車,過對向馬路直走就能抵達農禪寺
假日從信義區一路搭公車前來,某些路段車況壅塞,走走停停來到北投車程也近1個鐘頭,在市區來說不算近的距離
抵農禪寺周邊建築物少,視野遼闊,有種來到郊區的感覺
走進農禪寺園區,眼前視野更加遼闊,沒想到偌大的空間,極簡的建築風格,讓園區空間留白多
空間比我想像小,但遼闊感卻顯得更大
一走進來馬上印入眼簾的是一整面的金剛經牆面
採原始建材水泥牆面設計,質樸不華麗,這就氣質就是我對法鼓山的印象
欣賞完金剛經牆面的精緻與壯觀後
依序走到大殿,前方的水池很吸睛
走進主殿先禮佛,採光明亮的大殿內部同樣寬敞簡樸
內部靠右側挑高牆面一幅般若波羅蜜心經牆面,同樣吸引我們的目光
木雕空心的字體,當戶外陽光灑入,光的倒影與光色的層次,讓牆變得好美好美喔
可惜室內不能攝影
不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連結此網址觀賞:http://www.krisyaoartech.com/ch/projects/spiritual-spaces/Water-Moon-Monastery
走往水池的另一方,大視野可一眼覽盡農禪寺的全景,加上後方遠山相呼應,更增添農禪寺更顯靈氣
今天天氣雲層較厚,傍晚時分沒有夕陽點綴,少了另一番風景
連廊
大殿外牆
齋堂
入慈悲門
開山農舍
下文轉載自 法鼓山農禪寺網站
「農禪寺」,是法鼓山的開山宗師東初老人,根據百丈禪師創立的叢林制度,以務農維生、禪修生活為主的原則而取的。最初只有一棟二層樓農舍,即這次被列入台北市歷史建築之一。這棟農舍目前位於大殿後方,一九七一年左右,由東初老人率領弟子建造;一九七五年,農舍落成啟用,一樓作為客堂,二樓則供奉文殊師利菩薩,稱為文殊殿。
早期農禪寺周圍遍佈菜園、竹林,常住眾親手植種菜蔬、採收竹筍,除供寺內日常食用,也分送給鄰近居民。一九七七年,農禪寺才啟用一年多,老人即捨報往生,沒有太多時間在寺中弘法,不過他以文化教育發揚佛教的理念,以及自力更生的農禪家風,都被繼任的聖嚴師父繼承下來,並一一加以落實。
另一處歷史建築「入慈悲門」三門,則位於大殿入口處,是師父接任農禪寺住持後所興建。隨著師父在寺內弘法時間增加,參加共修的人也愈來愈多,原有空間逐漸不敷使用,一九八三年,決定在農舍後方加建大殿,於是,農舍後院成了大殿前院,「入慈悲門」成為信眾前往大殿的入口。而目前寺內許多鐵皮搭蓋的建築,像禪堂、齋堂、僧眾寮房、辦公室,同樣也是在需求空間的情況下,逐步增建出來的。
從面臨拆遷到成為歷史建築 由於師父主持禪七、佛七、講座,帶動年輕人學佛修行的風氣,來寺內出家的年輕人,一九八九年已近三十位,農禪寺儼然也成了培養青年弘法人才的搖籃。不過,一九八九年「關渡平原保護區」的公佈,農禪寺面臨了拆遷問題。為祈求問題可以順利解決,這一年三月,師父在寺內的念佛共修會上,帶領近一千位信眾虔誦〈大悲咒〉二十一遍,不久後,即在金山鄉找到法鼓山這塊土地,農禪寺的問題也因此獲得解決。
一 九九O年八月,師父在寺內宣講「四眾佛子共勉語」,以「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為法鼓山的方向和目標。隨後,法鼓山各事業體陸續成立,辦公室皆設在寺內;法鼓山舉辦的法會、成長營、讀書會等活動,也都在寺中進行。在法鼓山的成長過程中,農禪寺肩負起經營、推動法鼓山各項建設的重責大任。因緣總是那麼不可思議,原本隨時可能面臨拆遷的農禪寺,在成為台北市歷史建築後,將獲得妥善保存,拆遷問題也隨之化為無形。
永遠的弘法道場 一九七五年啟用後的農禪寺,在僧俗四眾經營支持下,短短三十年不到,成為漢傳佛教在台灣的弘法重鎮;其後,更成了法鼓山發展的中心樞紐;隨著法鼓山佛教園區逐一完成啟用,未來農禪寺的任務,將有另一階段的轉型。即使時空環境不停變更,農禪寺角色也跟著不斷轉換,不過,農禪寺一樣都會在每個時期,都承擔著不變的弘法、護法任務。
地址:台北市北投區大業路65巷89號
電話:02-28933161
一、參觀時間:
AM09:00~PM16:00
二、參訪方式:
1、電話預約:
請於週一至週五上午9:00 ~下午4:00 來電申請,導覽組預約電話為02-2893-3161 # 833
2、書面預約:
請下載『參訪預約登記表』,填妥後以email回傳至ncmtali@ddmf.org.tw信箱,
或傳真至法鼓山農禪寺導覽組,傳真電話 02-2895-8969;
預約申請完成後,請來電確認。
三、注意事項:
1、7人以上團體始須預約。為確保您的參訪能夠獲得完善服務,請於預定參訪前7天申請。
2、預約申請如有任何異動,請務必於參訪前3天來電告知,如未事先知會,本寺保留提供參訪服務
之權利。
3、參訪團體於當日如因故延誤或提前參訪時間,本寺得依當時情形重新安排導覽行程。
4、本寺受限於場地無法停放遊覽車,參訪團體請於抵達寺院前20分鐘聯繫導覽組,並於大業路
65巷口下車步行入寺。
四、入寺須知:
農禪寺是一個清靜的佛教寺院,請入寺大眾務必遵守以下的規定~
1、進入本寺請全程輕聲細語,室內及殿堂請勿拍照、錄影、謝絕婚紗攝影取景。
2、本寺全面禁止抽煙、嚼口香糖、檳榔、食用葷食、酒類、麻醉品,並禁止攜帶寵物。
3、請勿於水池邊戲水。
4、道場為十方信眾佈施,請愛惜公物、珍惜資源。
5、寺院為修行場所,情侶間之言語、動作宜節制。
6、本須知如有未盡事宜,請視現場人員的引導,以共同維護道場的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