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的食安風暴一再一再的發生,到今天的黑胡椒粉也參入工業用粉末
唉,感嘆台灣人是怎麼了,如此善良的人們總是要被少部分不良的人傷害
台灣要到哪時才能完全終止食安惡夢
這週回宜蘭跟老媽吃完早餐後逛了一小段市場
好多農家阿婆都在賣這路蕎,讓久沒吃這味的我熱頭又來了
請老媽幫我採買讓我帶回台北
初春,是宜蘭在地菜路蕎的季節,產季不長
愛好者想吃就得把握這個時候
看著老媽在挑選路蕎時跟農村婆婆的對話時
我才知道路蕎不要挑太大顆,當然也不要太小顆,如圖中的大小顆是最佳的
太大顆口感偏老,小顆沒口感也不行
他們的對話中我也了解到,路蕎的生長與許多雜草混長著
所以採收路蕎到銷售間,婆婆們可都是要細心很費工的把雜草清除
如此一來賣相佳,顧客也較青睞,相對路蕎費工價格也比一般青菜高一些些
路蕎清洗乾淨後,切成好入口的小段
並將白色蒜頭部分與綠色葉的部分分開放置
路蕎可單炒亦可加入其他材料下去烹煮
今天來個豪華一點的肉絲版的炒路蕎
材料:路蕎、豬肉絲、鮮香菇適量
調味料:食用油適量、鹽適量、約150cc的水量
ps.路蕎也算是蒜科,本身就有香氣,因此不需加入蒜頭末入鍋爆炒,還有喜歡吃辣的也可加入辣椒亦可
步驟1,起一炒鍋,冷鍋冷油開火加熱,待鍋內溫度增高後先加入路蕎入鍋
步驟2,依序加入香菇及肉絲拌炒
步驟3,待肉絲外表變白後加入150cc左右的水入鍋(水量可依個人洗好添加)
在採買時,婆婆有教我水量可以放多一點,他個人喜愛用這湯汁澆白飯吃,還笑著說能吃上好幾碗ㄋㄟ(真可愛)
所以我的水量野家的比平時炒菜時多
步驟4,待水滾沸,較難熟的肉片也有七八分熟了即可加入綠色的部分入鍋拌炒,及調味即可起鍋盛盤
路蕎白色的部分可感較脆,也是精華所在,微微的蒜香不帶辛
綠色部分口感上纖維較多,香氣比白色部分略差一些
不過筷子一夾,白綠相兼口感也跟著有層次
今天湯汁較多,依著婆婆的推薦拿來淋著白飯吃
路蕎特有的香氣加上肉香及香菇香添味,果真扒飯爬不停呀